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白居易最炫富的一首诗,写出了晚年惬意生活的标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9 09:54:18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少时犹不忧生计,

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

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

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

我们都知道白居易和元稹同科及第,是终身的诗友,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白居易和刘禹锡也有着一段美好的友谊。

那一年,他俩都已六十七岁,而且同在东都洛阳任职,刘禹锡担任太子宾客,白居易担任太子少傅。可能是同年出生,也可能是一生的坎坷经历相似,又有着共同的诗歌爱好,很快他俩便成了彼此的知己。

这天,白居易和刘禹锡相聚一起把酒言欢,白居易看着对方发白的双鬓,联想到了少时的“不忧生计”,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诗的开头两联乍一看带着浓浓的炫富意味。诗人说:你我少年的时候就不把钱当钱,老了之后就更没必要计较了,尽情地喝吧。等到结账的时候,你我还要“共把十千沽一斗”,争着抢着要付钱,醉眼相看都已是七十差三年。

但事实上,从“少时”到“老后”,从当初的“不忧生计”,到现在的“不惜酒钱”,其实都暗含了诗人极为凄苦的人生经历。

朋友衰老的体态何尝不是一面镜子呢,诗人在怜惜对方的同时也是在可怜自己罢了,可怜自己在政治上所受的坎坷遭遇。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这两句写了“闲饮”的细节和过程。他们的“闲饮”不是市井之徒那种纯粹的大碗吃酒,而是像李白一样的饮酒助诗兴。这种引经据史,划拳行令,比起那些歌舞管弦音乐不知道要胜过多少倍。

但这样的快乐还远远不够,“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他们相约,待到菊花黄时自家的酒酿熟以后,我们再一起一醉方休共乐陶然。

全诗短短五十六字就把两位老人晚年饮酒作诗的乐趣生活完美地记录了下来。读来就仿佛有两位老人,此刻正在醉酒中极力地忘记过去的仕途荣辱,寻求一种内心的安宁。

年轻的时候总以为,多个朋友多条路。但在经历了一些坎坷,遇到一些困难后才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们付出真心,而且太多的朋友反而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嘈杂。

人老了,其实有三五知心好友就足矣,天晴时,一起去晨练,闲暇时,一起喝茶、聊天、下棋,这样的生活才是晚年最惬意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