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知识 >

家暴在法律中如何判定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27 05:56:34    

何为家暴,顾名思义就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一方对另一方实施暴力的,其中有父亲暴打孩子,丈夫殴打妻子,以及儿子殴打母亲等,都属于家暴!

可能因为近些年网络发达了,加上新时代女性逐渐崛起,人们逐渐懂得利用网络的渠道来曝光一些家暴的恶行为。

记得早几年就有几个女网红和女明星都发了自己被家暴的视频和家暴的照片,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以及堪称恐怖片的视频记录,都在诉说着家暴的严重性!

那么,家暴在法律中会被判刑吗,又会判定多重的刑罚呢?

一、案例回顾

2023年年初,2月3号左右,大家都还沉浸在新年的余韵中时,位于广东惠州张晓燕(化名)却在家里遭受着丈夫的虐打。

因为丈夫喝了酒,俩夫妻再一次起了冲突,一开始也是从小打小闹起的头,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就开始动起了手,丈夫不仅仅是辱骂,甚至开始撕扯妻子的头发。

张晓燕的眼睛因为充血肿了起来,被血糊住了双眼,因为她还怀着七个月的身孕,加上还身材矮小,根本无法抵抗来成年男性的殴打。

张晓燕很快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了,丈夫透过满身血污的妻子仿佛看见了自己一地鸡毛的婚姻生活和诸事不顺的事业,猛一发力,将妻子推下了楼梯。

最后是邻居报的警,警察赶到的时候,妻子张晓燕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嘴里小声喃喃着:“我要回家,我要找我妈,要离婚!”一旁站着的丈夫非但丝毫不紧张,甚至嘴里还在辱骂着妻子张晓燕。

最后张晓燕肚子里的孩子没保住,因为失血过多加上长期营养不良,还堕胎,妻子张晓燕的身体状况很差,住进了重症室。

警方从邻居的口中得知原来张晓燕常年都遭受着来自丈夫的殴打和辱骂,邻居表示经常可以大半夜或者傍晚时分听到俩夫妻吵架扔东西的动静,甚至还几次还叫了保安。

警方最终以故意伤害罪逮捕了丈夫,按照相关刑法法规给予了丈夫相应的惩罚,法院判决丈夫七年的有期徒刑,并对其进行管制拘役,丈夫还需要赔偿妻子精神损失费。

妻子张晓燕女士提出离婚,并且索赔,丈夫也必须同意离婚还需要配合妻子各方面的的补偿要求。俩人的大儿子,法院也判决给了张晓燕女士,因此在以上赔偿的基础上,丈夫还需要支付孩子的赡养费。

二、家暴在法律中如何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规定,关于家暴的判决条件是:

1.在婚姻生活中,施暴者对被害人实施一系列致使受害人身心受损的行为,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殴打,捆绑,囚禁,精神折磨,辱骂等造成被害人身心受创的行为,足以构成虐待罪,法院将会判决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进行管制拘役。

2.在家庭生活中,施暴者对被害人实施伤害行为,其中包括用凶器将将被害人划伤,殴打,踢踹等一切导致被害人不同程度的受伤的,足以构成故意伤害罪,法院将会依据被害人的受伤程度进行判决,还需要结合被害人的证词决定施暴者的最终判决。

但这种一般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且进行管制拘役,还要没收部分财产,严重的还会被剥夺作为公民的社会自由权利。还需要对被害人作一定的金钱补偿。

前文案例中,按照邻居所说,张晓燕女士不止一次遭到来自丈夫的虐待,丈夫常年对张晓燕女士的殴打踢踹行为属于肉体虐待,辱骂,精神折磨,属于丈夫对妻子心理的虐待。

最后丈夫暴怒之下将妻子踢下楼梯,导致妻子胎死腹中,因为张晓燕女士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断断续续的被丈夫虐待殴打,按照以上的法规,丈夫犯下的,不仅是虐待罪,更是故意伤害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规定:

行为人在有自我行为意识的情况下,有意的对他人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上的损伤,造成轻伤的,被判处两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后果严重的,判处判决有期徒刑三年到五年期间。

如若造成被害人十分严重的身心损害,并且导致一些无法挽救的后果时,可判决七年以上或者是无期徒刑,具体需要根据受害人的受伤程度来判决。

因妻子张晓燕不仅堕胎,身上还积累了常年被殴打的痕迹,伤痕累累,并且被诊断出营养不良,还患上了重度抑郁症,鉴于这样严重的后果,法院最终判处了丈夫七年的有期徒刑,在狱中进行劳动改造。

夫妻俩离婚,大儿子法院判处给了妻子,因为丈夫有暴力倾向,即便以后出狱也已经不具备担任孩子监护人的基本条件了,当然,还需要格外赔偿妻子和儿子的补偿金额。

至于被丈夫害死的二胎,丈夫需要为此被判处第二个罪名吗?

答案是不需要,因为在法律中,在人还未出生时,这个人就未具备为一个“人”,也就不具备成为一个社会公民的条件,所以人在还未出生时的死亡是不足以让施害人背负罪名的。

但是因为丈夫造成的妻子堕胎,故意伤害罪的罪行更严重,所以加重了判处的刑罚。

三、家暴的定义

家暴,是亲人对亲人的加害,是代表留着一样的血,但是依然可以互相残杀的证据,家暴俩个字,就是一个无可名状的罪行。

在过往的大多案例中,被害人多事妻子和幼儿,都是在婚姻生活中处于弱势的一方,他们大多是被虐待,长时间不间断的来自丈夫或者父亲的殴打却不敢吭声,直到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才被现实推上了法院的审判庭中,面对施暴者的仇视,面对世人的怜悯。

为了反对家暴,我国在2015年专门出了针对反家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暴法》,里面针对家暴写了详细的法规和发条,力求尽量制止社会上这类暴力案件的发生。

但是法律可以制止暴力的行为,却治愈不了因为暴力蒙上了阴影的心灵!

相关文章